景颇族求婚习俗

作者:K流川枫K 阅读:3134

景颇族的婚姻形式为一夫一妻制。但山官和富裕户也有一夫多妻的。在家中,父亲是家长。有女无子时可招赘,但赘婿不改其姓;无子嗣时可收养子,权利义务与亲生子一样;对财产实行不严格的幼子继承制,幼子地位高于长子。妇女社会地位较低。

景颇族的婚姻形式为一夫一妻制。但山官和富裕户也有一夫多妻的。在家中,父亲是家长。有女无子时可招赘,但赘婿不改其姓;无子嗣时可收养子,权利义务与亲生子一样;对财产实行不严格的幼子继承制,幼子地位高于长子。妇女社会地位较低。


 婚前参加干脱总找朋友
 
    景颇族直青年男女,正式结婚前无不经过“干脱总”(载瓦语),这种大型聚会方式,互相认识,建立联系,即汉语所称“串姑娘”。
 
    所谓“干脱总”,通常是指男女青年的集体交游活动,而对未婚者则是选择佳偶的一种恋爱方式。
 
    依照传统习惯,每年春节是“干脱总”的大好时光。本寨或外寨的男女青年彼此相邀,带上鱼肉酒饭,到山野玩耍聚餐,纵情欢娱,或歌或舞,暗寄情思。
 
    平时,每当夜幕降临,一群群青年男女向村旁竹丛林间走去,通过轻歌漫语,试探对方。他们或者来到“公房”,一起吹箫唱歌,听讲传说故事,有的青年便趁此窃窃私语,吐露衷情。
 
    夜深了,不分男女就在这里卧睡。不过,任何人都严守传统的规矩,绝对禁止发生越轨行为。景颇族青年令人捧腹的婚恋习俗
 
    景颇族青年令人捧腹的婚恋习俗景颇族女青年传情达意的舞蹈
 
景颇族青年如何试探对方
 
    有的青年,嘴笨,木讷,不善言辞,或者尚未找到机会表达心意,可以通过赠送物品来试探。
 
    景颇族青年令人捧腹的婚恋习俗不善言辞的男子,欲言又止
 
    景颇族青年的恋爱传情物品很雷人,他们求婚时都装蒜,哈哈。景颇族青年令人捧腹的婚恋习俗
 
    装蒜,是北方话,即明明知道偏说不知道。
 
        
景颇族青年以食传言,是该族青年表达情爱的特色方式。景颇族的饮食习惯,经常用新鲜的芭蕉叶洗净包装饭菜,有一股清香味道,别有风味。小伙子爱上姑娘,就在芭蕉叶食品包中包上:
 
    树叶(表示话很多);(哇塞,像树叶那么多的话!)
 
    树根(表示思念);(压根就很思念你)
 
    大蒜(表示求婚);(真的是装蒜哈  景颇族青年令人捧腹的婚恋习俗 )
 
    火柴(表示坚决);(干柴烈火哈)
 
    辣椒(表示火热)等物,选择一样或多样送去。

景颇族的菜包
 
    姑娘如有意,退回原物;
 
    如需考虑,便加放几根奶浆菜;景颇族青年令人捧腹的婚恋习俗(喝着茶慢慢考虑)
 
    如拒绝,则添进火炭。景颇族青年令人捧腹的婚恋习俗(抹一脸的黑)
 
    小伙接着又在食物中,放上合拢的嫩树叶(表示希望共同生活,或者同居);
 
    粮豆(表示早日结婚)再送去。(我家丰衣足食就等你啦)
 
    姑娘同意,即回赠烟草;景颇族青年令人捧腹的婚恋习俗(和你一起食人间烟火)
 
    坚决拒绝,则将合拢的树叶扭成背靠背退回去。景颇族青年令人捧腹的婚恋习俗(我们还是背道而驰各走各的)
 
    这样几来几往的试探和交流,不少有情人便可通过“正娶”或“拉婚”(抢亲)终成眷属。汉族朋友不要误会抢亲,那是事先商量好的,双方都同意。不是谁抢着,就跟谁过日子!景颇族青年令人捧腹的婚恋习俗  景颇族青年令人捧腹的婚恋习俗
 
定情物品 
       
此类活动多了,彼此有了深入的了解,情感已非一般,便互赠礼物:
 
姑娘多送巧手纺织的花带,或者绣有绒花的手绢;
 
小伙子则赠以精雕细刻的小竹筒(内装有纸扇或口弦等物,也有不装实物的)、织布梭以及耳环上用的“乾通”。口玄是景颇族的一种乐器。
 
订婚 
      
某对男女恋爱成熟,便各告负责社交活动的男女青年头领,并请老人和友伴们到公房去喝喜酒。
 
经此仪式,表示他们的恋爱关系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,就是说,从今以后,他们便可到“公房”外自由活动。这个,相当于订婚。 
  
 
提亲
 
    恋爱成熟后,首先由男方父母请“勒脚”(男方寨子的媒人)与“强通”(女方寨子的媒人)联系,向女方父母提亲,并送去铓锣、丝织品、鸡蛋、酒等礼物;如收下礼物,便表示同意。
 
    第二步,再送些礼物,共商婚期。第三步择定吉日迎娶。届时,女方请“强通”、舅父和本寨亲朋代为陪送姑娘前往成亲。
 
 
迎亲
 
    景颇族的结婚典礼,大多在一天之内完成,但戏剧性的场面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难以忘怀的。到了婚礼之日,新郎带上彩礼,由富有娶亲经验又最能忍住发笑的已婚男女青年各一名陪同迎亲。他们还应带上用熟糯饭揉成筒形的饭筒十多支(每支够十人吃),用芭蕉叶包好的菜包若干个(数字与事先告知的女方客人相等),内包熟肉、菜蔬和传统必备的“冲冲菜”。
 
    佩戴刀枪
 
    到了新娘家里,交过彩礼,切开饭筒,按人头每人分送一团饭和一个菜包。饭罢,女方由亲属将预备好的两套真假礼物抬出。先是把用芭蕉树做成的“刀”、“枪”等生产工具一件件交给受礼人――新郎的两位陪同者。受礼人小心翼翼地接过来,应完好无损地把“刀”、“枪”等挂在自己的肩上。要接好这些假礼物很不容易,因为主人是把芭蕉树切断后用一根竹签连接起来后做成的,万一不能完好无损地接过来背挂在身,就将受罚――赔出一件真的来。所以在这种受礼场合,大家总是起哄、发笑不止;人们越是惹逗你发笑,受礼人越是克制不发笑。
 
    受过礼,受礼人尽力保持身体平衡,一步步地挪出家门,去到转弯处大家看不见时才将佩挂在身的假礼物卸下。此时,他们如释重负地说一声“谢天谢地”,并随着迎亲队伍返回新郎家去。
 
景颇族青年令人捧腹的婚恋习俗景颇族的芭蕉叶菜包
 
 
景颇族青年令人捧腹的婚恋习俗景颇族男青年配饰,景颇刀
 
 
男方家的婚礼
 
    过三关
 
    有的地方,迎亲队伍快要回到村寨时,还得越过三道“路障”。事先,寨子里的孩子们捡来树枝、竹条、旧篱笆等,设置三处路障,并分工把守。
 
    热闹的迎亲队伍来到:
 
    第一道路障时,受到守候在这里的一群女孩子的阻拦。队伍中走出一位中年妇女,郑重其事地倒出竹筒里的水酒给小姑娘喝,并送上一些小礼物。她们没有接酒和要礼物,只顾一个劲地喊:“不准新娘过!”就在纠缠不休时,伴娘们却簇拥着新娘从另一头越过了路障。
 
    第二道路障由一群男孩子把守。同样是敬酒送礼无效。这时“勒脚”和“强通”装着东倒西歪的样子上前说话,孩子们眼看这两个“醉鬼”要例下,不禁退了两步。说时迟那时快,“哗啦”一声,人们就势拥过了路障。
 
    第三道路障的守卫者是几个三四岁的娃娃。当他们拥上去抱住新娘腿脚之际,新娘和伴娘们都满怀喜悦地顺手抱起他们跨过了路障。民间传说认为,设这种“路障”是出于对新娘婚后得子的良好祝愿。
 
    新娘来到新郎家之时,还要举行一种仪式。在从院子前往竹楼新房的途中,依尺余间隔挖一小坑,各埋上一小把一人多高的茅草,并在草丛中间置一根长约两米的木头(也有放一块新木板或新梯子的)。
 
    跨草蓬
 
    有的还在茅草丛的两端各栽上一对芭蕉树、两支甘蔗。他们说,芭蕉树象征吉祥,甘蔗象征甜蜜,茅草象征人丁兴旺。新娘一到,即请巫师念咒祭“家鬼”,为祭鬼要杀鸡和猪、牛、羊,并将其血淋洒到茅草上。
 
    之后,新娘沿着木头(梯子)走过,上楼进新房。
 
    这一套仪式叫“跨草蓬”。它是景颇族结婚礼中,不可缺少的,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仪式。

2124 +1
收藏
转发